在歐洲旅遊,各國間幾乎無國界,所以,我們規劃行程常常會離開某一國到鄰近國家去,這次德國之旅我們繞去奧地利因斯布魯克(Innsbruck),去看水晶博物館(SWAROVSKI Crystal Worlds),現在又要繞去科爾瑪(Colmar)與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
我們的主要旅遊目標是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但是從德國蒂蒂湖(Titisee)開車先繞道科爾瑪(Colmar)再轉往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與直達史特拉斯堡,兩者行車距離差不了多少,又考慮行車中途休息,要換換不同的城市風景,體會一下法式風情,因此,就先到科爾瑪(Colmar)再去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這樣比較順路。
科爾瑪(Colmar)與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皆屬於法國亞爾薩斯(Alsace)地區,亞爾薩斯目前屬於法國領土,但是在歷史上,德國和法國曾多次交替擁有對亞爾薩斯的主權,因此,這地區在語言和文化上兼有法國和德國的特點,是這兩種不同文化的交匯之地。
科爾瑪最著名的旅遊景點就是小威尼斯(la Petite Venise):一條小小的運河,兩岸優美的德式木條建築。老城區有著名的德式與法式風格建築。這個城市以盛產亞爾薩斯白葡萄酒聞名。
科爾瑪(Colmar)只是我們順路經過的一個景點,原本就不想停留太久,所以,我們停好車,漫步走老城區,看到長長的觀光遊覽車,這是最快速遊覽各著名景點的方法,車上還有中文語音導覽,雖然語音導覽一下要我們看左邊,一下看右邊,也不知道看對了沒,總之20分鐘走過一趟,算是有交代了。
據說有一棟建築(Maison Pfister)是霍爾的移動城堡原型,可惜我們沒有特別注意。
教堂頂端的鸛鳥巢,商店也有賣鸛鳥玩偶,鸛鳥是亞爾薩斯的象徵。
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的老城區被伊爾河兩條支流環繞,老城區有很多中世紀的精美建築,最著名的景點是史特拉斯堡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Strasbourg)與小法國(PETITE-FRANCE),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史特拉斯堡駐有歐洲聯盟許多重要的機構,包括歐洲理事會、歐洲人權法院、歐洲議會等等。
史特拉斯堡曾經是交通學界參觀輕軌電車的聖地。
史特拉斯堡大教堂免費參觀,教堂內有天文鐘也是免費參觀,中午12時要看天文鐘報時,則須購票參觀,我們買了史特拉斯堡3天票,幾乎什麼都包括,這個也是,從等待入場到天文鐘表演完畢,耗時約1.5小時,雖然門票不貴,主要呈現的內容是旁邊有影片介紹法國的人生觀搭配天文鐘木偶敲擊表演,沒有想像中精采(或許是不懂法文的關係),又要站著等很久,若非特別有興趣,否則,我覺得不看,也不會損失太多。
我們也爬上大教堂鐘樓(3天票亦含)鳥瞰市區。
我們搭觀光船(3天票亦含)遊覽伊爾河(Ill)風光及小法國(Petite-France),搭船時發生了"船長趕人事件",某國青少年團體太過於吵鬧,船長停船要把他們趕下船,青少年團體的帶隊者,要求青少年安靜,船長看他們安靜下來後才再開船,船長果然具有德國風格,一板一眼。
老城區有很多德式木條建築。
這裡的飲食比較像是德國,喜歡吃豬肉、香腸、喝啤酒、喝白葡萄酒,不過因有法國料理精神,食物有比德國好吃一點(或許是心理作用)。
這一盤是4種肉類的燉肉,雖然外層馬鈴薯有點烤焦了,但裡面的4種肉(牛、豬、羊、雞?)都燉的還不錯(相對德國食物)。
據說是萊茵河鱒魚?很法式的風味,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