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去上高地以搭乘公車為主要交通工具,禁止私人汽車進入公園內。我們從高山市搭乘濃飛巴士到平湯,再轉另一輛公車到上高地。
我們的行程規劃:http://cho86521523.pixnet.net/blog/post/108776257
上高地的官方網站對於其歷史由來及景點有介紹,節錄如下:
最初登上上高地周邊山峰的人, 據稱是曾經登上槍之嶽的越中富山的僧侶播隆,當時是出於信仰山嶽而登山。到了明治時期,為了發展近代化,明治政府雇傭了許多外國工程師,其中,英國冶金工程師William Gowland於1877年7月登上了槍之嶽,雜誌介紹了這項紀錄,其中使用了”Japan alps”這一表述,從而成為了今天”日本阿爾卑斯山脈”的詞源。此後英國人傳教士Walter Weston也登上了槍之嶽,並在其著作《日本阿爾卑斯的登山與探險》(Mountaineering and Exploration in the Japanese Alps)中詳細地介紹了上高地周邊的群山。
1915年6月燒嶽火山爆發, 流出的泥石流堵塞了梓川,形成大正池。
1927年對於上高地而言是重要的一年,3月,芥川龍之介發表小說《河童》, 在該小說中出現了上高地與河童橋,7月入選”日本八景”。
1934年, 上高地一帶被指定為國立公園,同時,關閉了上高地牧場,公共汽車開至河童橋,目前已全面禁止私人汽車的通行,將來計劃從澤渡至上高地鋪設隧道式的登山鐵路。
http://www.kamikochi.or.jp/chinese_trad/
從高山市搭乘平湯,需再轉車才能到上高地。我們先在平湯逛逛,因為已經到了淡季,街上沒有甚麼人,有點冷清,地方也不大,隨便走一走30分鐘就沒有甚麼可以逛的,考量上高地可能沒有可以吃午餐的地方,我們先在平湯吃午餐,吃飽才有力氣在上高地健行。
午餐在公車站旁吃熱呼呼的拉麵,很舒服。
我們搭往上高地的公車,越接近上高地,雪越來越大,在大正池下車後,有點進退不得,不知是否該放棄,直接搭公車回去。先進去賣店問問店員,剛好是台南女生來這裡旅遊打工,她說健行步道沒有封閉,就是可以走。
我們在安排行程時,已經先查詢上高地封園的時間(4月份舉辦開山祭,11月份舉辦閉山祭),剛好就在封園前一日前往,因此,遇到下雪也就不奇怪,主要是考慮雪量越來越大,會不會受困路中,就在大正池邊,正在猶豫不決是否繼續走步道至河童橋時,剛好看到有人反方向走來,看來前方依然可以通行,後方也有人陸續往前走,我們也就冒著雪繼續前進,走了將近2小時才到河童橋。
有伴就有膽,就衝吧!
從未在雪中健行這樣的長距離,是一種很特別感覺,沿途風景屬於人工物很少的自然風光。
後來的人一直超前,最後,前後都沒有看到其他人了,在路旁還看到"熊出沒"的標示牌,很恐怖。加緊腳步,繼續往前衝。
終於看到河童橋了。
這天的氣溫為攝氏零下2度。幸好沒有風。健行時間約2小時,我們走得慢。
河童橋附近沒有甚麼店可以逛,因為明天就要封山了。天氣實在太冷,趕緊等公車回家了,怕越晚越冷。